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改革前沿 机构编制管理 监督检查 政策法规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资料下载  
 市直 | 奎文区 | 潍城区 | 坊子区 | 寒亭区| 青州市 | 诸城市 | 寿光市 | 安丘市 | 昌邑市 | 高密市 | 临朐县 | 昌乐县
站内搜索:
  • 调研课题
  • 关于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作者:wfbb | 日期:2016/12/27 | 浏览量:289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机构编制部门作为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部门,必须以新作为,主动适应“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机构编制工作新常态。2010年以来,诸城市把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来积极探索。笔者结合诸城市近几年的实践,对如何构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长效机制予以了思考。
        一、诸城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制发展概况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由机构编制审批机构核定编制,进行控编审核,实行定编定岗到人,确保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一致,实有人员和实有领导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一致的工作制度。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部门主要涉及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四个职能部门,只有四个部门工作联动、互相协作、有效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才能实现长效机制,诸城市此项工作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启动阶段:2010年
        2010年诸城市编办单独设立后,开始探索完善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对机构编制基础资料实行月汇报制度,着力理清、理准全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能做到每季度进行一次汇总,以确保实名制数据准确,随时调整因职务变动、调动、离退休、辞职辞退、死亡等原因引起的人员编制数据变动。并积极探索与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完善协作机制,为持续加强管理奠定基础。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建立完善阶段:2011年至2013年
        2011年,诸城市以市编委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明确用编前置,实行进人控编。建立日常增人用编许可制度,规范《编制使用核准函》和《入编通知单》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增加人员需先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用编申请,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单位职责、空编数额和人员结构等情况,核发用编需可,按程序办理增人相关手续并纳入实名制管理。同时建立了年度用编计划申报制度,机关事业单位每年底前要向机构编制部门提报下年度用编计划,未列入计划的年度内将不再审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科级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通知》,建立领导职数和中层职数配备核准制度,明确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的职数配备需有编办审核。转发了《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审核与人员经费管理办法》,并组织好贯彻落实,强化了部门协作机制,明确了财政部门需依据编办的入编通知单核定预算、核拨经费。通过健全用编一系列制度规范,确定了机构编制部门的“总源头”作用。
        (三)机构编制实名制实行网络化动态管理阶段:2014年以来
         2014年以来,诸城市编办依托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机构编制数据的网络化管理。结合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全面理清了各部门、单位的规格、编制、领导职数、人员、历史沿革等信息,形成了规范可靠、便捷高效的机构编制数据系统。修订完善《诸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和强调了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对所有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调整的事项,坚持机构撤一建一、人员编制内部调剂的原则,统一由编办审核,按规定程序报批。在此基础上,2015年诸城市编办申请财政预算,以政府招投标的方式为全市32个镇街、部门(单位)接入政务专网,登录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积极做好根据培训和督导工作,实现了各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同时,数据也向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开放,相关部门可随时查阅、调取数据,并依据数据开展相关工作。
        二、诸城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
        诸城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部门之间虽然实现了从割据式管理到协作式管理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联动机制,有效遏制了财政供养人员增长,但是与“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的实名制管理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具体表现如下。
        (一)信息交流不顺畅
        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财政、人社部门的信息共享处于定期交换文件资料或信息数据的层面,机构编制部门实名制管理数据库与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的行政事业人员调资系统及公务员系统、财政部门的工资系统之间还处于相互分离状态,更新数据不同步,传递数据不及时。究其原因就是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各有一套管理系统,人员信息不能实时共享、相互影响。
        (二)指标内容不统一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要求每个人都对应一个明确的编制状态,即占用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经费是全额拨款还是差额补助或自收自支,也就是实名到人。但实际工作中许多规定尚未落实到位,比如人社部门核定岗位政策与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结构比例政策不统一,组织部门配备领导干部存在个别行政人员兼任事业单位主要职务、编制部门不好界定兼职人员所占编制情况,财政部门有时按实际单位收支收费情况核拨部门经费与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经费形式不一致。
        (三)工作程序较繁琐
        机关事业单位办理人员进出相关手续时,需要往返组织、编制、人社、财政部门多次,程序较为繁琐。很多重复的信息还需多头报送,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组织人事干部的工作负担。究其原因就是,各部门以本部门政策规定为依据,设置了前置条件,相关程序还需进一步优化。以需要在部门间调动的公务员为例,从办理用编审核、人事调动、工资核定、经费核拨、调整车补、各类保险关系转移到办理入编手续、进入实名制数据库, 需要经历4个部门十几个科室。 

        (四)综合约束难到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但是各部门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越位”“错位”和“缺位”行为。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操作平台和刚性的约束机制,容易产生管理真空。
        三、完善诸城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针对诸城市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机构编制实名制长效管理应采取“互联网+”思维进行自我创新和改造,运用大数据、大整合的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以机构编制部门为龙头,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协作联动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健全多部门共建、共管、共享、共用、共促的工作制度,打造有特色的组织编制人事财政一体化信息管理模式,为科学管理机构编制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一) 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联动组织机制
    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靠机构编制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唱独角戏”是完不成、“唱”不好的。要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应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由党委政府行文,规定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及各机关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中的职责任务,要求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作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牵头单位,机构编制部门应主动多沟通、多协商,争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实现“各家一把号,共奏一个调”的局面,有效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 完善数据系统功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是基础,是载体,也是摆脱“各自为政”局面的重要抓手。信息资源平台是指由机构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人事编制与财政信息平台。搭建一个信息资源平台的好处是:一是可以改进过去落后的信息储存和统计数据方法,增强机构编制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便于查询、统计相关信息;二是可以改变人事编制管理中资源分散、部门分割和管理分治的格局,实现业务流程化、网络化办理;三是可以解决部门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问题,避免信息的重复输入,减轻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干部的工作负担,提升服务效能;四是可以形成监督合力,对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等行为进行有效遏制和约束,共同把住关口。结合诸城市实际情况,要融合机构编制部门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统一组织、人社部门的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和财政部门的预算和工资统发系统,研发出组织、人社、编制、财政一体化信息平台。以涵盖机构编制管理、公务员日常管理、事业单位人员日常管理、在职和离退休工资业务管理、财政预算和工资统发等业务。根据各部门权限不同,信息平台可建立三大办公模块:一是机构编制管理模块。它包括机构设置管理、编制配备管理、职数核定管理、公开招录(政策性安置)等其他用编管理、科级领导职数使用管理、编制文件管理、单位历史沿革管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二是组织人事管理模块。它包括公务员招录职位管理、公务员录用管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管理、公务员调任转让管理、公务员登记管理、 公务员自然减员管理、公务员在职和离退休工作管理、公务员(事业人员)职务任免管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变更管理、公务员(事业人员)奖惩管理、公务员培训管理、公务员 (事业人员)年度考核管理、军转安置管理、军转家属管理等日常管理业务。三是财政业务管理模块。它包括财政预算和工资统发管理。对人员变动信息,分别由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复核,编办审核后录入,实现组织、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共用一套数据,形成机构编制部门严格核定编制、组织人社部门按编制配备人员、财政部门按编制和人员信息数据核拨经费的约束机制。 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实施组织人社编制财政一体化信息平台网上审批,可采取集中部署数据,依托政务内网,提供网页登录的方式,形成以机构编制核准使用为前提、人事管理业务为支撑、工资核发业务为后盾的闭合管理流程,打造财政供养人员网上管理一条龙、平台以外无审批的工作模式。
        (三)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全程跟踪问效机制
        为确保实名制信息真实、准确,避免部门之间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必须制定出台切合实际的措施。一是固化工作流程。具体包括编制、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共同 参与的一整套包含申请、审核、批准、公示、办理、入编、减编、督查、处理、反馈等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图,让各部门“按图索骥”,各负其责。二是执行工作联系制度。编制、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在面向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部署重要工作时,由主办部门牵头,召集相关部门共同会商研究后再行部署。要定期轮流牵头召开联席会议,每季度相互通报一次执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情况等其他重要信息,定期核对纳入财政开支单位人员的经费形式、实有人数、人员类别,定期通报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学历 人才引进等重大问题,交流工作情况,共同研究对策措施。三是加强专项督查。制定专项督查办法,联合编制、组织、人社、财政组成审核专项督查组,邀请纪检、审计、督查等部门一起参与,形成强有力的督查工作合力,共同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督查,逐单位审核人员情况,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编制与实有人员一一对应。综上所述,建立顺畅高效的实名制管理长效机制,对于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科学配置编制资源,实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实现机构编制部门向信息技术要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只要相关部门以服务社会发展和办事群众为出发点,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摒弃部门利益,就一定能建立起适合当地发展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长效机制。
                                                    (诸城市编办  供稿)

     

    -- 奎文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Copyright 2010-2015 奎文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潍坊市胜利东街4919号 电话: 8223872 Email:kwbb2008@sina.com
      鲁ICP备10201193号 潍坊传媒网 提供技术支持